内孔车削困扰?一文搞定内孔加工!

时间:2025-04-05 07:14:00 转载源:聚焦媒体网 作者:夜雨 点击:7206次

内孔车削又叫镗孔,是用车削的方法扩大工件内孔或加工空心工件的内表面,可以用大多数外圆车削的工艺方法来加工。今天我们将探讨内孔车削中常见的困扰,并为大家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,教你如何轻松应对,让内孔加工变得游刃有余。 01 内孔车削存在的问题 1)振刀 长悬伸是导致让刀和振动问题的主要原因。内孔车刀同时受到径向力和轴向力,会使刀尖偏离预定位置,导致刀杆变形,刀杆越长变形越明显,振动就越明显。 2)表面质量差 排屑不良就有可能导致工件表面质量差,铁屑如果不能按计划排除内孔,就会挤压摩擦工件内壁,使内孔车削加工失败。 3)刀片容易崩 振动和排屑不良可能导致刀片破裂。在振动和铁屑挤压过程中,刀片容易崩刃。 02 内孔车削问题的解决方案 1)基本原则 内孔加工的一般规则是:使刀具悬伸最小并选择尽可能大的刀具尺寸,以便获得最高的加工精度及稳定性。 2)从刀具应用角度出发,提高内孔加工质量的因素刀片槽型的选用: 刀片槽型对切削过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,内孔加工一般选用切削锋利,刃口强度高的正前角槽型刀片。 刀具主偏角的选用: 选择主偏角时,推荐选择尽可能接近90°的主偏角,并且不要小于75°,否则,会导致径向切削力急剧增加。 刀尖半径的选用: 在内孔车削工序中,小刀尖半径应为首选。加大刀尖半径,将会加大径向和切向切削力,并且,还会增大振动趋势的风险。同时,在确保径向切削刀最小的情况下,使用最大刀尖半径可获得更坚固的切削刃、更好的表面纹理以及切削刃上更均匀的压力分布。 3)切屑的有效排出 内孔车削加工中,排屑对于加工效果和安全性能的影响也非常重要,特别是在加工深孔和盲孔时尤为如此。 较短的螺旋屑是内孔车削较理想的切屑,该类型切屑比较容易被排出,并且在切屑折断时不会对切削刃造成大的压力。 加工时切屑过短,断屑作用过于强烈,会消耗更高的机床功率,并且会有加大振动的趋势。 而切屑过长会使排屑更困难,离心力将切屑压向孔壁,残留的切屑被挤压到已加工工件表面,就会出现切屑堵塞的风险进而损坏刀具。 因此,进行内孔车削时,推荐使用带内冷的刀具。这样,切削液将会有效地把切屑排出孔外。 4)刀具夹持方式的选用 刀具的夹持稳定性和工件的稳固性,在内孔加工中也非常重要,它决定了加工时振动的量级,并决定这种振动是否会加大。刀杆的夹紧单元满足所推荐的长度、表面粗糙度和硬度是非常重要的。 整体支撑要好于螺钉直接夹紧的刀杆,用螺钉将刀杆夹紧在V型块上较为适合,但不推荐用螺钉直接夹紧圆柱柄刀杆,因为螺钉直接作用在刀杆上会损坏刀杆。 5)采用特制刀杆减少振动和增加铁屑的有效排除阻尼刀杆 这类刀杆一般采用整体硬质合金做刀体,在小孔领域能有效的减少刀具的振动。 阻尼刀杆的特点: 抗震刀杆 这一类刀杆一般在刀杆内部有抗震单元,可以有效减少悬伸过长导致的振动。 但是这类从刀具入手的抗震手段,往往价格昂贵,应用场景苛刻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